新聞資訊
全國客服熱線
400-7286696
航空急件
急件快運 航空快運 限時達
- 發布時間:2018-07-02
- 瀏覽量:
全球直達航空快運,上海航空快運全球直達。
上海航空快運全球直達國內航空貨運時效服務
公司獨具優勢的國內 8 、 12 、 24 小時的限時服務品牌和遍布全國的航空快遞網絡,安全、準確、快捷地為您提供優質的門到門航空快遞和物流服務,并實施信息跟蹤服務。
國際地區航空快遞服務
公司在國內航空快遞時效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廈門、珠海、澳門、青島、大連等國際、地區快遞業務通道,以及所建立的國 際、地區網絡業務合作關系,將國際快件安全、準確快捷地送達世界各地,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并可通過國際互聯網實施信息跟蹤服務。
航空貨運包機、租機服務
公司擁有國內、國際航空客貨包機、租機資格,可提供國內、國際客貨包機服務和機場地面服務。
航空 - 陸路聯運服務
公司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可為您提供準確、快捷的航空 - 陸路貨物聯運和轉運服務。
上海東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為您提供直達全球的航空貨運服務,不論您要發往哪里,我們都能為您實現快速、安全的全球航空快運服務。
快遞新規即將“滿月”快遞員獨愛快遞柜送件上門難落實 http://m.aksakmwx.com
快遞員“送件上門”并未真正落到實處。曹雅欣 攝
對于快遞行業來說,今年6月1日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快遞暫行條例》施行“滿月”、快遞實名制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施行2周年。
快遞數量猛增的當下,這兩項制度的出臺都曾引起消費者廣泛關注,但他們體驗到安全制度規范、服務質量提升了嗎?記者調查發現,這兩項制度落實情況不一,部分規定執行“名存實亡”,快遞行業并未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實名制落實程度“不盡相同”
2016年6月1日起,快遞實名制作為國家強制性行業標準正式施行。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快遞公司對于實名制已經出臺了相關規定。作為寄件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微信下單界面,申通、圓通、順豐均在服務協議中要求查驗寄件人身份證件,其中圓通將這一條款直接單獨顯示在頁面上,希望用戶可以配合快遞員查驗。
不過,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快遞員們對實名制的落實程度“不盡相同”。
5月29日,記者在淘寶退貨流程中選擇“快遞員上門”服務,前來攬件的快遞員并未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對于郵寄物品也沒有開箱查驗。此外,記者致電多位不同公司的快遞員,他們在獲知郵寄的是生活用品后,均表示不需要查驗身份證。
家住玉函小區的職業代購李曉5月初開始頻繁寄件,她告訴記者,她接觸的圓通收件員,在第一次合作時就要求她出示了身份證,這位快遞員也明確表示過,非長期合作的客戶均需要查驗身份證。
記者發現,高校內的快遞收發點,對于實名制的落實更為規范。在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內的近鄰寶,寄件必須出示身份證,山東政法學院、山東醫科大學內的菜鳥驛站也需要實名制取件寄件。不過,采訪中也有學生告訴記者,有時忘帶身份證,使用其他同學的也能順利寄出。
曾在網店負責錄入快遞信息的陳旭表示,“散客”寄快遞如今多使用微信、菜鳥裹裹、淘寶下單,由于這些軟件均是實名注冊,也能體現出下單寄件人的真實身份,再次查驗身份證有些繁瑣。
快遞柜依舊是“默認投遞地址”
今年5月1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快遞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最受人關注的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直指快遞員不經允許就將快遞放在快遞柜和代收點的行為。
一個月過去了,“最后一公里”問題解決了嗎?
5月30日早晨,市民鄭女士在公司接到了順豐快遞的電話,詢問家中是否有人。在鄭女士告知家中無人不便接收,可以放在快遞柜后,順豐快遞員才按要求存放。但同一時間派送的兩單圓通快遞卻沒有電話通知,甚至其中一單連取件短信都沒有發送。
“除了順豐和京東本來就送上門,其他快遞還跟原來一樣。”鄭女士的體驗在記者隨機采訪的市民中普遍存在,他們均表示,新規實施后,不僅“送件上門”并沒有得到落實,派件電話也沒有接到過,快遞柜仍舊是快遞員的“默認投遞地址”,與此前相比情況并沒有改善。
有市民表示,快遞費用有了明顯漲價,寄往外省的快遞首重從10元漲到12元,但消費者的服務反而“縮水”:“既然快遞柜也是為適應社會發展而衍生的服務項目,那么能不能給消費者一個放棄接受這項服務的選擇?”
5月1日新規實施當天,記者曾詢問快遞員是否知情,當時中通快遞員表示并不了解這項規定。5月30日記者再次向快遞員們詢問,得到的答復是“知情但沒辦法”,公司也沒有硬性規定,他們依舊愿意為每個快遞承擔0.3-0.5元的存放費。相關數據顯示,快遞柜可以幫助提升20%左右的投遞效率,相當于降低了快遞公司的投遞成本。
“保丟不保損”潛規則仍存在
《快遞暫行條例》中還有一類規定頗受消費者關注,那就是快件損壞、丟失后的處理,此前對于“保價仍難獲賠”一直很受關注。
市民李哲就有過保價后快遞公司拒絕賠償的經歷。李哲在海外購物網站購買了一箱共6罐嬰幼兒奶粉,通過國際物流公司轉運。賣家傳來的照片顯示,紙箱、泡沫板、軟布將奶粉包裹得嚴嚴實實,但在郵政門店提貨開箱時發現,其中兩罐開口處已經壓扁,奶粉撒漏。拿著郵政出具的損毀證明,李哲給轉運公司發郵件,要求按照保價金額3000元的三分之一索賠1000元,但轉運公司以“嚴密包裝不可能損壞”為由拒絕賠償,甚至懷疑李哲故意破壞奶粉包裝。
既要讓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又要避免別有用心之人利用保價“碰瓷兒”,《快遞暫行條例》對快件損失賠償有了明確規定,“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不過,被認為是行業潛規則的“保丟不保損”,似乎依然沒能得到約束。5月25日,在濟工作的楊曉杰因搬家將生活用品、衣物等通過韻達快遞運回菏澤老家,她本想保價2000元以防萬一,但被快遞員告知“丟了賠、壞了不賠”,沒必要保價。
“快遞員在攬收時,對于保價相關規定的介紹還不夠,而且物品價值也很難在第一時間達成一致,所以經常出現消費者懶得保價、快遞員怕麻煩的情況。”從事快遞行業的范麗麗說,需要出臺更多細節化的規定,條例才能真正落地。
多管齊下確保制度落地
快遞實名制和《快遞暫行條例》的出臺,表明了國家對于快遞行業的重視和支持,日漸完善的法規也必將使行業環境得到改善。目前存在的部分規定執行“名存實亡”現狀,其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山東交通學院交通與物流學院副教授劉華群認為,處罰力度弱、被投訴成本低,是造成部分快遞員對規定視而不見的重要原因。“外賣行業現在就因為相對有力的罰款力度,得到了很好的規范,外賣員怕被投訴才有了今天的好服務、高速度。”劉華群說。
劉華群認為,快遞公司應該制定更嚴格的管理制度,來約束快遞員遵守法規。但作為直接的受益方,快遞公司肯定“動力不足”,因此快遞行業應加大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維權意識,也能從側面給快遞員形成約束和壓力,從而規范個人行為。